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中国最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1.2至1.4亿!

2018-04-02 深圳梦

樊纲:粤港澳大湾区2050年人口将达1.2至1.4亿 


据网易财经消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持续引发热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预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他呼吁大湾区内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要以开放的态度融合发展。

樊纲是在3月31日于广州南沙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周年高峰论坛”上提出的上述观点,他发表了《如何破除9+2城市群之间的壁垒,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竞合有序、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针对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大湾区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发展大湾区要有“大都市群”意识,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不要再各自封锁,要融合发展,融入发展。

其次,“发展大湾区要有香港意识。政府建立大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香港能够更好得融入内地”。他指出,政府要关注怎么便利香港在大湾区的发展,还要注重利用香港的各种有利条件、把握好它金融中心的地位。

最后,发展大湾区要有改革与创新意识。樊刚认为,要用改革的意识来发展大湾区,要建立自己的一些制度安排。

针对制度创新,他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深入剖析和提议,第一,要实现人员往来的便利化,这个便利化要包括到“方方面面”;

第二,要形成 “2+3”自由贸易区联盟。“国内有五个自贸区,首先是香港和澳门,是自由贸易的关税区,同时又有南沙、横琴、前海三个自贸试验区,如果这些区域能够形成一个联盟,不仅能够促进自贸区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他指出,如果现在直接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自贸区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用自贸实验区和自贸区去对接,以此促进大湾区的发展;

第三,樊刚指出,大湾区应该具备一个相对统一的法律制度框架。因为现在还无法实现自由贸易,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法律框架、一个制度框架,能够便于大家在管理上、规章制度上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有一个大的框架,自动解决经济交往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真正的融合起来,制度的融合最终是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各种经济行为的融合”。

樊纲还曾关注过大湾区城市的科技转型,尤其是作为核心城市的香港。他说,香港怎样向科技转型、与大湾区地区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他认为,当下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都在发生“双转型”趋势,即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单一大城市向大都市群转型。

樊纲举例说,如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传统金融中心都在积极发展创新科技,未来,中国单一城市也会陆续向都市群转型,中国将会有若干个1亿人口以上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功能亟待突破区划边界实现深度融合。

他预测,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中国最大的湾区,也将是世界最大的湾区,在2050年大湾区人口将会达到1.2-1.4亿的庞大人口规模,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近69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约5%左右,与世界级湾区相比人口优势较明显,目前三大世界级湾区中,东京湾区人口约4383万,纽约湾区约2340万,旧金山湾区人口规模在760万以上。

来源:网易财经 张艳


樊纲: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称之为“中国大湾区”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 樊纲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建议,在目前的正式文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英文翻译为“Guangdong-Hong Kong-Marco Greater Bay Area”。虽然这一翻译是准确的,但是比较拗口,不易记忆,他建议将其简化为“The China Great Bay Area”,也就是“中国大湾区”。

樊纲院长指出,这是一个准确的表达,在地理概念上,中国没有比这更大的湾区;在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上,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湾区。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中国的大湾区”,不会有歧义,不会使人想到其他地区。

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湾区,且将来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体量的湾区和大都市圈,2050年人口将达到1.2至1.4亿的庞大规模,名称甚至可以进一步简化为“The Great Bay Area”。

他还呼吁大湾区内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要以开放的态度融合发展。针对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大湾区,樊纲院长提出发展大湾区要有“三个意识”:

首先,发展大湾区要有“大都市群”意识。各区域“不要再各自为政,不要再各自封锁,要融合发展,融入发展。

其次,发展大湾区要有港澳意识。建立大湾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更好地发挥港澳作用,促进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他指出,要关注如何便利香港在大湾区的发展,注重利用香港的各种有利条件,把握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最后,发展大湾区要有改革与创新意识。要用改革的意识来发展大湾区,要建立自己的一些制度安排,比如通关、教育、医疗、社保等怎么能够实现便利互融。

针对制度创新,樊纲院长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深入剖析和提议:

第一,要实现大湾区内部要素流动的便利化。这个便利化要包括到人员往来、货物通关、资金融通、信息流动等“方方面面”;

第二,要形成“2+3”自由贸易区联盟。“大湾区有五个自贸区,首先是香港和澳门,是自由贸易的关税区,同时又有南沙、横琴、前海三个自贸试验区,如果这些区域能够形成一个联盟,不仅能够促进自贸区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他指出,现在直接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自贸区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可以用自贸实验区和自贸区去对接,以此促进大湾区的发展。

第三,大湾区应该具备一个相对统一的法律制度框架。因为暂时还无法实现自由贸易,更需要有一个法律制度框架,能够便于大家在管理上、规章制度上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有章可循,自动解决经济交往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融合起来,制度的融合最终是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各种经济行为的融合。

2017年6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腾讯公司在香港共同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樊纲院长在主旨演讲中,还重点关注大湾区城市的科技转型,尤其是作为核心城市的香港。他说,香港怎样向科技转型、与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

他认为,当下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都在发生“双转型”趋势,即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单一大城市向大都市群转型。如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传统金融中心都在积极发展创新科技,未来,中国单一城市也会陆续向都市群转型,中国将会有若干个1亿人口以上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功能亟待突破区划边界实现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成世界级大湾区 


来源:宝安日报


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总理面对记者的提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建设有港澳大湾区,支持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全面推进内地和港澳的互利合作。但是在香港也有一种担忧,担心这种做法是否会让香港失去特色和定位。也有担忧认为,这会影响到一国两制的落实,甚至是模糊了两制的界限,您怎样看?”


李总理提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大湾区三地有独特优势,能形成互补,否则就谈不上一个可以有世界竞争力的大湾区。现在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在制定中,特别对港澳居民到大陆、广东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诸多方面,逐步享受同等待遇,我们也愿意同台湾同胞共享。

总理表示,“至于说把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然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何况我们同属一个国家,相信会发挥各自更多的优势,形成互补,形成新的增长极。”

大湾区前景与使命


全球公认的三大世界级湾区分别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


从经济体量上来讲,根据2017年的经济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万亿元,远超旧金山湾区,与纽约湾区不相伯仲,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6年内即可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


大湾区主要由“9+2”城市组成,即珠三角9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加上香港、澳门。其可以说是阵容豪华,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两个国内一线大城市以及前海、横琴、南沙三个自贸区。


而从占地面积、人口、港口和机场吞吐量方面来看,大湾区已经是在四大湾区中占据第一,且领先优势明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完整,是四大湾区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湾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能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重要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是行政力量在主导,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逻辑,是市场主导。粤港澳大湾区本身便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对标世界三大湾区是顺水推舟,自然而然的战略目标。


更深层的是,大湾区能深化粤港澳合作,是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赋予广东的重要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粤港澳合作正面临新的重要机遇。对标世界三大一流湾区,大湾区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将能够打造成真正世界级的城市群以及成为经济引擎,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利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消息不断传来。


无论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参与两会的粤港澳代表委员,都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对接下来热火朝天建设的极大期盼。



1  建成世界级大湾区


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张晓明说,未来将务实推进大湾区建设,包括通过对相关法律政策调整完善,对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改革,促进湾区内人员、货物、资金、信息更便捷流通,使区内资源能得到有效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利用香港在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广东省的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缔造汇集三区所有居民的优质生活圈。“相信三方共同努力下,大湾区一定能建成足以媲美纽约、旧金山、东京的国际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将发展成为世界级湾区,被认为是极具有利条件的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聚集度高、经济潜力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完整,极具条件成为世界级湾区,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重要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粤港澳三地在产业结构上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性和协同性特征


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广州等地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专业服务和创新及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将澳门建设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纽约、东京大湾区慢慢步入中年了,粤港澳大湾区是青年,刚刚起步,充满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深厚的GDP增长能力,有综合创新能力,全产业链也非常强,加上金融与现代服务业的强项,很快就会跑在前面。”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对记者说。


2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开放、互动是湾区协同发展的理念之一,也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推进器”。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普遍赞同的推进路径。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对外开放的优势显著,因此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他说:“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够为‘一带一路’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全国政协委员、丝路金融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山同样认为,在考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不能光就大湾区看大湾区,要与国家发展大局融合起来,要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起来。


粤、港、澳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


辜胜阻认为,要发挥湾区内外联动、海陆统筹的重要支点和枢纽作用,引领区内各地区协同开放。


要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独特优势,构建国际对话交流机制和经贸合作平台,鼓励区内各城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金融、生态环保及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携手打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此外,还要将湾区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节点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打造与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制度相衔接的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湾区国际化水平。


3 企业抢先排兵布局


规划纲要基本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开始显露出起飞的姿势,企业早已纷纷抢先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未来10至15年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台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从体育方面实现发展,可以申办或举办一些以大湾区为主题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把相关城市更好地融入到大湾区概念里面。“希望以后在大湾区能够举办,或见到更多的体育赛事。”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翟美卿同样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前景。她透露,香江集团会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去制定企业定位和战略。通过配和国家的发展,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介绍,华润集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目前为止,华润在大湾区的投资,是华润投资最大的区域。据了解,华润集团正以华润健康为主体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华润健康将以医疗服务和康养服务为主要业务方向,搭建投资运营、康养产业、健康基金和健康教育四大业务平台。


“40年前,招商局就是从香港到深圳跨海而来。接下来要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做努力、花功夫。”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可以预见,经过2017年的酝酿,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实质性的发展,一批实质性的项目会陆续落地。2018年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将是真正的开局之年。


视频点这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096sjtm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总理重点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

到底有什么魅力?

看完这个规划您就知道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26i5x7ta&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8年

粤港澳大湾区不再是概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实质启动!

开始从蓝图转为现实

  

5年后,粤港澳大湾区

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湾区


据2017年统计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远超旧金山湾区,逼近纽约湾区。如果拿一个国家来做比较,它的经济总量已经逼近了位于全球GDP排名第10名的加拿大。


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总体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区的2.26倍,东京湾区的2.19倍,旧金山湾区的2.93倍。



按目前的发展势头,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在5年后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湾区。


超级大港口群,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500万标箱,比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的总和还多,是排名第二的东京湾区的8.5倍。



广东正加快建设,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加上已拥有国际航空中心位置的香港机场,将形成广深港为核心的多枢纽世界级机场群。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

各市纷纷拿出看家本领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9+2”城市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组成,从2018年各市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各市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1

各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擎、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枢纽型网络城市、国际交往中心


惠州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东莞


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中山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创新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珠海


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


佛山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球制造创新中心、大湾区西部航空枢纽、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江门


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

肇庆


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城市。


香港

国际金融中心、贸易航运中心和资讯中心


澳门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2

产业互融、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为全球性经济、金融、人才、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构成,其中,香港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发达,澳门是国际化城市,深圳具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质,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则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系列制造闻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有望成为未来的全球创新、现代服务、优质资源集聚地。



国家确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正是从全球坐标出发谋划增创竞争新优势,推动该地区在国际化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方面综合协作,将该地区努力打造成为汇聚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全球创新创业的活力区、国际型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

越织越密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也在越织越密,2020年,将形成一个新的交通网格局:


1

未来形成5条跨江通道


未来珠江口将有五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虎门二桥等。


港珠澳大桥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全长55公里

由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

30分钟到香港、珠海、澳门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全线通车



深中通道

全长24千米

未来深圳至中山行车时间仅半个小时

预计2024年通车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供图)


虎门二桥


全长12.89公里

珠三角核心区域过江要道

预计2019年通车



2

轨道交通越织越密


1、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通车,届时广州到香港仅需48分钟,深圳到香港仅需15分钟。



2、2020年前,计划15条城际轨道通车

  

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珠三角地区共规划15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这15条城轨,计划全部将在2020年前建成通车:


目前已开通或部分开通路线:广珠城际(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广佛城际(即广佛地铁)、莞惠城际(常平东站至小金口)、广惠城际(部分段)、广佛肇城际。


规划或在建项目:广佛江珠城际(广州、经佛山、江门、珠海)、穗莞深城际、广佛环线、佛莞城际、广清城际、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深惠城际、穗莞深延长线、肇庆至南沙城际、中山至虎门城际。



3、空港群更强大


广东正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三核);澳门机场、惠州机场、莲溪机场(三辅)。


港口集群化:港口码头泊位2811个,全省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达到16.7亿吨,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5948.1万标箱,位居全国第一。



粤港澳大湾区

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陆域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820平方千米:82.5%耕地,适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52.4%耕地,适合发展绿色农产品。


后备土地资源面积7225平方千米,富硒土壤面积35830平方千米。


水资源:水质优良率达77.1%,湿地面积8650平方千米,地下淡水天然资源总量每年150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海岸线总长3201千米,90%适合建港口,港口建设适宜性较好的岸线1510千米,港口建设适宜性好的岸线830千米,海砂资源远景资源量385亿立方米。


能源资源:海域预测石油资源量80亿吨,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锁定两个千亿立方米级矿藏,地热资源量1.42 10^19焦耳。


回顾“粤港澳大湾区”历程


2005年,广东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明确划分“粤港澳跨界合作发展地区”。


2015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三五”规划等,要求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粤港澳大湾区”,要求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及的重点合作领域就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


2018年3月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透露,由广东与香港、澳门配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粤港澳发展规划方案将很快发布,按照规划,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将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的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最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临深近港,大湾区“9+2”重要城市之一

惠州滨海、临深、近港,是粤港澳大湾区‘9+2’重要城市之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长麦教猛在北京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及惠州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惠州将打造“香港前沿+惠州腹地”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惠州前承国际市场前沿,后接内陆广阔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巨大,生态环境优良,两者“并船好出海,合作必双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面发力,共筑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麦市长表示,惠州在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要打造立体交通网。首先是狠抓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个基础,加快推进包括惠州港和惠州机场在内、以“两港三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大湾区东岸“半小时生活圈”。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市长麦教猛


未来,惠州将成为一个高铁大市、轨道交通大市,并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实现湾区城市同城化方面,发挥充分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数字报、经济网、@消费者报告TVS1

惠州在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正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生态家园迈进。作为临深要塞的宜居之城,惠州一直受到众多深惠人士的青睐,地处交通优势之地更是深惠人心中的理想居住之地。

来源:宝安日报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网易财经、综合开发研究院、时代周报、中国经济网,宝安日报,网络等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